
某品牌房企总部现在连一百人都没有了鼎金投资。
年初领导放话要砍到百人以内,当时大家当笑话听,没想到真干成了。
现在713个人撑起整个集团,去年这时候还1432人,一年砍掉一半,通过简单直观的数据比较,裁员比例,已经超过50%了。
这比例在房企里没人敢比。你去翻翻其他公司年报,谁裁员这么狠?没有。
某品牌房企这刀落得又快又准鼎金投资,血都流干了。
员工走了,债也没还上。年初那笔美元债,拖拖拉拉,消息传一圈,最后卡点打款,表面没违约,实际早崩了。法院都把公司列为被执行人,资产轮番查封,还说什么“流动性紧张”?
这就是没钱了。财报写得清清楚楚,2023年才亏不到5亿,2024年亏了一百个亿,直接翻二十倍。这哪是亏损,这是塌方。十年攒的利润,一把全送进去。
账上数字摆着,谁也改不了。资产966亿,负债725亿,看着负债率75%,不算最炸的。可问题是,这亏损速度,再这么烧下去,三年就资不抵债。别说什么“还有救”,救的前提是有人信你。供应商催款、银行抽贷、项目停工,哪个环节断了,立马倒地。现在靠什么撑?靠拖。能拖一天是一天。
更离谱的是,这时候还敢花钱。成都砸两亿买商业项目,说是布局运营。人都快裁光了,哪来的精力搞新业务?这不是投资,是赌博。总部缩成这样,一线项目早没人盯了。项目去年被投诉烂尾鼎金投资,业主围售楼处要说法。武汉项目交付延期半年,合同违约金都不愿意赔。这些事没人管,上面只关心报表能不能再压一压成本。
裁员不是为了活命,是为了做账。把人力成本砍到底,让财报看起来“可控”,好跟债权人谈重组。可你骗得了数据,骗不了工地。
北京一个项目,为了省成本,换了低价材料,业主验房当场炸锅。墙皮一抠就掉,管道接口漏水,这房子能住?投诉堆成山,客服电话直接打不通。老人言讲得好,省到骨头里,迟早连命都赔上。
供应商也被压得喘不过气。华北一个合作商,被拖欠货款八个月,最后起诉。法院判了,执行不了。
某品牌房企账户没钱,资产都被轮候查封。合作商老板在朋友圈骂街:“干了十年没出过事,栽你家手里,真是报应。”这话听着刺耳,可不就是现实?你今天克扣别人,明天就被所有人抛弃。
现在某品牌房企想靠债务重组翻身。想法不错,可谁愿意跟你谈?一家连员工都保不住、项目都交付不了的公司,谈信用?谈未来?笑话。
两亿买商业项目的时候,不如先把欠的工资结了。总部剩那七十多人,个个顶三岗,加班到凌晨两点是常态。这不是高效,是榨干最后一滴油。
路走到这步,怪不了市场。行业难是事实,可你动作太狠,太急,太不顾脸面。裁员砍一半,项目拖着不交,供应商赖账,员工寒心。这种模式,就算重组成功,也不过是多喘几天气。
天道轮回,不是不报,时候未到。
恒汇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